人們為什麼把豬肉、豬肝、豬粉腸滾制的粥稱為及第粥呢?
話說清代末期,廣州有個肉販上街叫賣,天天經過一間私塾,塾師是他的老主顧。肉販是個文盲,但為了方便記賬,請塾師教他認識了「豬肉、豬肝、豬粉腸」幾個字。
有一年科場開考,好事者慫恿肉販去應試,說功名全靠祖宗積德。肉販信以為真,在捲上只寫了「豬肉、豬肝、豬粉腸」七個字。豈料主考正是當年的塾師,塾師有意讓肉販歡喜一場,自己另寫一篇替代。結果肉販高中。塾師主考完畢,恐肉販下次再來混水摸魚,便交代同僚如下科發現捲上有寫「豬肉、豬肝、豬粉腸」的,應把卷取消。
豈料第二科開考,肉販又來應試,寫了七字後便即交卷。主考看後啼笑皆非,但想到前科主考早有交代,莫不是暗示要多多關照,不若做個人情,代寫一篇讓肉販再高中。
京都考期近了,肉販想借此瀏覽沿途風光,於是又整好行裝,上京赴考,不料到京時,已停止進場,肉販呆立門外,形如木雞。剛巧王爺經過,遺下燈籠一個,肉販撿起燈籠,進入場院內,並把燈架在座位旁邊,捲上寫了七個字後便交卷。主考見卷,目瞠口呆,但一想到那燈籠是王府之物,事出有故,只得代寫一篇,又讓肉販高中。
後來,有人問,你三次及第靠什麼?肉販說:「豬肉、豬肝、豬粉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