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作於1959年,樂曲內容取材於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在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
祝員外見女兒求學心切,不忍使其失望,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赴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
二人來到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同窗共讀,形影不離,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
梁祝分手時,依依不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一年後,山伯得知真情,即上門求婚,豈知祝員外已將英台許配豪門之子馬文才。嚮往的姻緣已成泡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訴不盡的哀婉,淒然而別。
此後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英台聞噩耗,出嫁時繞道山伯墓前祭奠,哀慟萬分,感天動地,界時風雨雷電大作,梁墓砰然裂開,英台見狀翩然躍入墳中,墓隨即復合,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一對彩蝶,翩躚飛舞,形影不離。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以越劇唱腔為素材,按照劇情構思佈局,綜合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手法,以奏鳴曲式寫成。樂曲共分三部: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