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古樂是雲南省麗江縣納西族保存傳自中國的一種古老音樂,1984年由納西族的學者宣科和毅庵等古樂演奏家整理重建,成立「麗江中國大研納西古樂會」,並於1988年對外公開演出後,才逐漸為外界所知。
納西古樂包括《白沙細樂》及《洞經音樂》(節目單稱《麗江洞經音樂》)兩種型態。《白沙細樂》是納西族的傳統音樂,相傳十三世紀元世祖忽必烈遠征大理,路過麗江時,贈給納西族土司木天王的,此後就在納西族民間流傳。“白沙”在麗江縣北部,是古代納西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細樂”是前人對這種音樂的稱呼,指樂隊中沒有刺耳的打擊樂和粗獷的管樂而言。《麗江縣誌》記載民間每於奠期中請樂工在靈堂奏“細樂”,是以節目單介紹白沙細樂為納西族民間大型風俗性的「安魂樂」,並指與江南絲竹、西安古樂、新疆木卡姆齊名。現在納西族民間已無完整的《白沙細樂》樂隊,只有少數學習過部份樂章的中年人散存於各地,在當地搜集到保存至今的曲調僅有《篤》《一封書》等十首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