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的歌~1940年代以前\燒肉粽
「燒肉粽」這首曲子發表於1949年,張邱東松詞曲,是他繼「收酒矸」之後的另一力作。一九四五年,台灣民眾迎接國軍,但從希望到失望,幣制改革的切膚之痛,舊台幣四萬元才能兌換新台幣一元,每一名小老百姓為生活張惶失措。「燒肉粽」是在通貨膨脹及嚴重失業率的背景下所產生的歌謠,雖然描述的是小市民的生活、熟悉的市聲,但他將大環境中的小現實活生生的寫入了歌裡。歌曲中描述一名十三、四歲的小孩,為了補貼家用,勉強完成小學教育,但想上初中的學費都籌不出來,只好暫時賣肉粽。這失學的孩子不是個案,而是當時的普遍現象。
「自悲自嘆歹命人,父母本來真痛疼;乎阮讀書幾落冬,出業頭路無半項…」歌詞中透露的就是當年的無奈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