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網站最新新聞:
本網站是一個音頻分享平台,用於分享、交流、試聽自己喜欢的音乐、铃声、故事等等。
我們尊重版權,如有任何侵害您版權的問題,請通過email的方式和我們聯繫,谢谢。

外媒:谷歌比政府有膽識 對抗不法威脅

加入 2010-01-18 21:43:20 | 類別: 新聞紀實

点此看實際大小的图片。

图片下載    
人氣 1384
評分 0
評論 0
書籤 0

敝人的翻譯文章分享
=============
外媒:谷歌比政府有膽識 對抗不法威脅

【大紀元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熙編譯報導)美國《外交政策》(Foriegn Policy)雜誌專欄作家Robert Haddick,針對谷歌(Google)事件發表一篇專欄評論,抨擊美國政府在對抗中共從事網絡不法駭客攻擊行為,沒有比谷歌這樣的私人企業有膽識和魄力。此篇評論的論點和議題,十分受到民眾的觀注,已成為一篇高點閱率的評論文。

谷歌上週在公司的官方博客(blog)發表聲明,指控中國政府疑似主導,攻擊谷歌集團在中國分公司的網絡基礎設備,因此集團計畫抵制網絡非法入侵與攻擊行為,退出中國市場。Haddick在文中提到,中國政府疑似長期對個人、企業,甚至是他國,進行目前這種前所未有的網絡犯罪行為,造成每日有許多人成為駭客攻擊的受害者;而谷歌面對這種不法威脅時,所採取的強硬抵制決心,遠勝於美國政府。

評論表示,美國國防部即將舉行「四年期國防防務評估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此次報告的主要議題將探討,如網絡戰爭這類「高科技端的不對稱威脅」。不過,諷刺的是目前對抗中國的「高科技端不對稱威脅」,採取主導和抵制行動的人,竟是谷歌這樣的私人企業,而不是美國政府。相信谷歌最終會選擇放棄中國市場,同時也揭露中共高壓統治模式下,經濟成長和發展的假像。

谷歌稱至少有20家在中國設廠的大型公司,以及許多傑出人權份子的郵件帳號成為攻擊的目標。雖然谷歌沒有直接指控,是中國政府在操弄這些駭客攻擊行動,但是谷歌表示相信中國政府應該為此事負起責任。谷歌認為如果這些罪魁禍首是潛藏在公司的駭客,那麼中國政府是否該要求警方偵辦調查這些非法行為?不過事實卻不然,因此谷歌事件已明顯的暴露出,中國政府即是不法勾當的幕後黑手。

Haddick認為,谷歌已經展現出應有的膽識,直接指出非法的惡棍,並準備接受企業需承擔的後果。谷歌的作為已經超越美國政府,早該採取的行動;美國政府在長期受到中國及俄羅斯駭客侵擾,所做出的反應和抵制魄力,遠不如一個私人企業。美國政府僅在谷歌指控惡棍之後,由國務卿希拉蕊發表簡短的聲明,要求中國政府為其行為做出合理的解釋。

Haddick表示,他與同事對此事件皆有相同的看法,認為谷歌與中共畫出的外商投資發展大餅決裂,只是對中國政府起揭竿作用,在中共不實的利誘模式下,發生此事只是遲早的問題。西方許多跨國企業因不了解中共本質,而成為中國產品出口至海外市場的最大媒介。

谷歌為了進入中國市場,曾長期妥協於中共對網絡審查的不當管制。但是,上週爆發此事件後,谷歌終於覺醒的表示,不再為虎作倀的成為中共管制網絡的機器、不再成為專政進行網絡攻擊的渠道,也不願再成為中共竊取知識財產的禁臠。谷歌管理階層似乎已從惡夢中驚醒,了解到與虎謀皮的下場;企業在接受流氓勒索時,所付出的代價和在國際間損害的形象,已遠超過進軍中國市場所得到的利益。

谷歌開始要走出在中共操弄下,顯然已經完全失控的經濟市場。此舉也是喚醒其他在中國投資的跨國企業,是該站起來抵制中國政府操控外資、不重視保護企業資產,以及公然竊取智慧財產的行徑。各西方企業應當追隨谷歌的做法,與中國政府合作從商時,該採取更強硬的原則態度,不與不法掛勾妥協,為股東的權益負起應盡的義務。

Haddick最後呼籲,中共若想長遠的追求經濟成長,須仰賴與西方企業建立起互惠公平的關係,尤其更應該與擁有高科技資產的企業,維持良好關係。谷歌不與惡棍條款妥協的決定,顯露出在中共極權操弄模式下的經濟成長假像,已經到了黔驢技窮的末路之途了。此刻也是提點美國政府,是時候展現出該有的魄力,對抗已經迫在眉睫的網絡之戰。
==========
圖片說明:
Google在2006年於北京成立分公司,並正式命「谷歌」為其中國公司名稱;此情此景與如今的中國夢碎,形成強烈對比。(攝影:Guang Niu/Getty Images)
原文出自: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0/01/15/this_week_at_war_google_has_more_guts_than_the_us_government
本文刊載於: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19/n2791803.htm

關鍵字:  外媒   谷歌   比政府   有膽識   對抗   不法   威脅
評論和反饋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