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朋友, 好高興又和您見面了,我是水晶 。歡迎您再次來到<中國古典樂曲欣賞>節目,和我一起來分享豐富、優美的中國音樂。
聽眾朋友,你們喜歡昆曲嗎?昆曲原稱為「昆山腔」,在宋元時期(大約是十三世紀的時候),產生於江蘇昆山一帶。到了明朝嘉靖、隆慶年間,由魏良輔等人吸收了北曲及海鹽腔、弋陽腔的長處,對昆腔進行了整理改良,至此昆曲成為了樂壇及劇壇的主流。它那「清柔婉折」、「流麗悠遠」的特色,自明、清兩代以來,不止文人雅士對它深深著迷, 就是一般的民眾也都十分喜愛這種高貴又帶有文學性美感的藝術風格。
<紅樓夢>裡描寫林黛玉在梨香院外的牆角下, 聽到院內笛韻悠揚、 歌聲婉轉,十二位女孩正在演唱昆曲。唱到「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不由得感慨萬千,眼中落淚。
昆曲既具有「清」與「雅」的詩樂精神,同時在音樂旋律的設計表現上又十分的精緻華美,可以說是中國音樂中一個非常獨特的系統。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兩首源自昆曲的音樂。首先來聽聽由笛子演奏的<姑蘇行>。
[姑蘇行]
是不是美極了呢?<姑蘇行>是江先謂先生根據昆曲音樂而改編的。它是由首尾相同、中間變化的三個段落組成,再加上一個如序奏般的引子,使得這首樂曲結構非常清晰,流露出一種理性、秩序的平衡感。
有音樂評論家說姑蘇行的音樂結構與特色可以用這四個字來表現----「晨」、「行」、「舞」、「歸」。
「晨」是這首樂曲的引子部分,笛子加了裝飾奏的長音就像攝影機的運鏡一樣,慢慢的為我們拉開一幅江南秀麗的晨景。一走入這個畫面,彷彿連呼吸也都舒緩了下來。在短暫的情境醞釀後,主題旋律以一種優美如天籟般的姿態直接打進聽者的心靈深處。這一段取材自昆曲的絕美旋律,展現了徜徉行走在姑蘇園林中的那種高雅自在,音樂中還帶著中國文人們所獨有的一種詩意。這一段可以用「行」來形容。
這個主題旋律雖然聽起來簡單柔和,但卻運用了笛子的多種技法如顫、疊、贈、打等等。
接著速度加快,帶有舞蹈性的節奏旋律也是來自昆曲的唱腔,我們可以想像昆劇那靈動嫵媚的身段。接著主題再現,但意境及情感都更加昇華。就像是歷經了一天的遊歷賞玩之後,終於要歸去了。
這「晨」、「行」、「舞」、「歸」四個字是不是很精妙傳神呢?
接著我們來欣賞由昆曲<玉簪記>的其中一個唱段改編而成的曲子<朝元歌>。
<玉簪記>是很多昆劇愛好者都喜歡的一齣戲,因為其中的音樂,支支悅耳動聽。<朝元歌>是描寫陳妙常在月下彈琴,書生潘必正聽到了陳妙常孤淒幽怨的琴聲,使他深受感動,於是對妙常吐露心曲,兩人你一來我一往的互訴情意。簫與琵琶的演奏為我們表現了這個故事場景。
[朝元歌]
有人說昆曲雖然綺麗唯美,但卻隱隱流露出想要超越塵俗的渴望。您覺得呢?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了,我是水晶。祝福您有個愉快的一天!<中國古典樂曲欣賞>,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