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是一个音频分享平台,用于分享、交流、试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铃声、故事等等。
我们尊重版权,如有任何侵害您版权的问题,请通过email的方式和我们联系,谢谢。

美斯乐-费玉清主唱:国军93师血与泪的故事-被遗忘在泰北的孤军

加入 2007-03-13 10:25:45 | 长度: 4分3秒 | 类别: 歌曲
赞!请点击评分 给他打分 1 给他打分 2 给他打分 3 给他打分 4 给他打分 5 给他打分 6 给他打分 7 给他打分 8 给他打分 1 给他打分 2
人气 13233
评分 1
评论 2
书签 4

美斯乐就是国军93师最後落脚的地方


由于种种无情的现实因素,让他们一直到今天都无法正名自己的国籍,就这样世代凋落飘零在中南半岛上,无论他们如何落地生根,不管他们怎样开花结果……但在他们体内都有着我中华儿女的血脉。

  反共救国军缘起

  对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派十万部队赴缅甸与美、英、印等国部队协同作战,抗击日寇。

不幸的是,在深山老林的一次战役中,国军十万将士陷于日寇重围,六万战死,部分返国,另有一部分留在了缅甸。

留下的部分与缅甸当地山民成亲,繁衍生息,成了缅甸的华侨。此后,缅甸山民对国军印象非常好。

正是这部分滞留缅甸的国军,为后来金三角国民党残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4月24日大陆东南半壁落入共军手里,国民政府退守西南,冀图坚守四川、西康及云南等地伺机反攻,然此计划很快因为云南省主席卢汉在12月9日宣布投共后而失败。当时,中央驻防在国军部队有第26军及第8军两支部队;第26军军长是余程万,第8军军长则是李弥。卢汉在暗中投共后,软禁此二人胁迫一起投共,而26军和第8军,得知军长被俘虏后,集中兵力强攻昆明。守城部队不敌,先后释放李弥和余程万,国军原先计划与两军之力攻下昆明,不料余程万得知共军陈赓主力已进入云南,作出错误判断而撤离昆明,向越南边境方面转进。


  李弥的第8军以为余程万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不敢贸然进入昆明,亦下令第8军从昆明向滇西撤军。六万多人的大军历经十几个昼夜急行军后,撤到中缅边境最后一道防线--沅江。由于队伍中夹杂老弱妇孺,在元江铁桥被共军部队追击下,第8军已是伤亡殆尽。只剩下第26军的93师278团,和第8军237师的709团,合计1000多人退入缅甸边境。

  国共内战时期,在三年半的战事中,「国军」历经了辽渖、徐蚌、平津等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到了1949年,蒋介石下台,代总统李宗仁求和遭拒,解放军渡江后,国民政府被迫转进(向后转前进;也就是撤退)至台湾岛。从此,两岸分裂的局面就此隔海对峙。

但另有一小股国军慌乱中,被共军追出了国门,流窜到中南半岛上的缅甸边境上。这支残军主帅是709团的李国辉团长,从从1000多人发展到极盛时达20,000多人的部队,至于第26军在余程万军长的带领下退到了越南,在进入越南境内被当时法军给缴械了。

其中278团和主力部队分道扬镳,自行向滇缅边境撤退。最后和李国辉部队会师后,撤入缅甸境内的小山寨里。

李国辉和278团副团长谭忠决定将残部,改组为「复兴部队」,以缅北的小猛捧为司令部所在,暂时寻觅栖身之所。


  缅甸政府对于孤军撤退到其国境之内,起初是不以为意,且缅甸的掸邦土斯政府和国军远征队在抗日作战时期,曾有并肩作战的友好合作经验。但因为中共政权一直对此提出强烈抗议。一直等到1950年6月8日,中共与缅甸政府正式建交后,对缅甸政府施予更大外交压力。缅甸政府乃于1950年3月至6月间,曾邀集国军代表在大其力一连进行了三次会谈,条件是要求国军在四月底前撤出缅甸国境或是无条件缴械,否则只有武力解决一途。

然而,国军部队声明:对缅甸无占领其领土之野心,只希望缅甸政府同意让国军暂时驻扎补整到补给完毕后就自行离去。

但由于缅甸方面坚持国军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全数撤离;且又在违反国际谈判惯例的原则下,缅甸方面擅自逮捕孤军谈判代表丁作韶和马鼎臣,于是双方谈判宣告破裂。

「国军」部队和缅缅甸政府军之间第一次大战,从1950年6月16日一直打到8月23日,孤军借着高昂士气,数度击退较占兵力优势的缅军,最后以惨烈的胜利收场。此一孤军也藉此站稳了脚步,开始筹划反攻大陆的军事行动。

  1951年2月1日,李弥将军从曼谷捎来一道军事命令:将第8军和26军合并为第26军,709团改编为193师,278团改编隶属在93师指挥,并命令孤军开始准备反攻大陆云南地区;然而反攻大陆的时机和韩战的爆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为了减轻韩国战场上联合国军的压力,希望藉由缅北孤军的反攻行动牵制中共解放军的人海战术。

因此,美国方面主动于1951年3月间空运大批武器到泰国清迈,再由泰国政府押送到泰缅边境,转交给「国军」部队使用。

  「国军」得到美援资助后,军心士气也大为提振,李弥将军在3月18日,发布命令向云南反攻,孤军兵分两路,北梯队是反攻主力,南梯队是佯攻,南梯队的作战目的是希望牵制共军兵力于车里、南峤、佛海一带,使北梯队能趁机抢占耿马、澜沧,再全力向东前进,最高目标是收复云南省会昆明。


  在前后共计两个月的反攻战争中,「国军」先后进入镇康、双江、耿马、孟定、沧原、澜沧、宁江、南峤等八县,但由于孤军反攻人数实属有限(主攻的北梯队也不过只有1000多人),虽能一再攻占县城,却无法分兵占据驻守,只能不断以游击战的方式游走边境各县,总计这场反攻云南之战毙伤共军600余人,孤军伤亡500余人,虽未取得任何实质的战果,但孤军的反攻行动已使得中共和缅甸政府提高警觉,并具有精神层面上的意义,意味反攻势力在海外尚未全部消失。


  后来,孤军撤回缅北猛撒基地后,1952年1月25日,中共正式照会缅甸政府,并表示愿意出兵帮助缅方协助军事驱逐行动,但缅甸政府为避免中共借口孤军的存在来干涉其内政问题,后来决定以武力自行解决孤军问题。尤其是孤军为了争取生存发展机会,结合反抗缅甸政府的克伦族和蒙族之合作默契,更是触犯了缅甸政府的大忌。

  1953年3月,缅军再次发动空前强大的军事行动,动员了一万人以上的精锐兵力,包括善战的钦族和印度籍佣兵,孤军也兵分两路应战,双方在拉牛山及萨尔温江沿岸展开惨烈的攻防战。

3月16日,驻扎萨尔温江西岸猛畔的缅军,开始攻击东岸色拉一带的孤军驻地,缅军强大的炮火攻击,防守部队以血肉筑起阵地工事,并在营长邹浩修千里驰援下,这才稳住了战局。

这一战双方伤亡十分惨重,当缅军源源渡过萨尔温江的时候,孤军总部杜显信将军亲率唯一的后备兵员一保一师和猛撒反共大学的学生赶来救援,缅军在孤军连番的夜袭攻势下,仓皇渡江而逃,色拉攻防战最后以缅军全部驱离告终。

孤军再回师援救困守猛布等地的李国辉部,由于孤军熟悉当地地形,且内外合力围攻下,缅军惟恐后路被孤军截断,迅速逃离战场,结束这场为期一个月较上次更为惨烈的中缅大战。


  同年4月下旬,缅军向孤军传来停火讯息,表示同情孤军反共立场,但鉴于中共方面压力,希望孤军能退出战斗位置,让缅军收复猛撒等地,好让缅甸政府及国际舆论有个交代,李国辉原则上同意照办,战后孤军总部移驻丹羊。

「金三角」的鸦片事业越做越红火。但不管如何,这毕竟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胡作非为。从国际法来考虑,残军没理由可以正大光明这样做。缅甸政府最后诉诸联合国解决,残军大部只好希望撤回台湾。

另外,「国军」小股部队以寡击众的打败了缅甸政府正规部队消息传到台湾当局那头,蒋介石这才感念起自己还有这么支部队在外国艰难生活着。直到1954年中,国民党当局将第一批云南「反共救国军」撤回台湾安置,随军的老弱眷属有1000多人,分别被安置在溪洲、大林、雾峰台糖糖厂仓库居住。而当时眷村「忠贞新村」命名的由来,是因为孤军官兵抵台后被重新整编成军官三大队、步兵三营,设指挥部于新竹,台湾「国防部」赋予「忠贞部队」的番号。

于是,「忠贞」二字就成为反共救国军形影不离的标帜。

因为,在当时这批「国军」回台,由于人生地不熟,生活习惯上的不便和物资匮乏,在糖厂这一年多的生活,孤军在眷村生活看似难民营。所以,以段希文为首的剩余「国军」不愿回台湾,后来流窜到泰国北部边境。

经过与泰王政府的讨价还价,甚至还经历数了场战争,这股剩余残军最终向泰国政府缴械了。正式成为了泰国公民,他们子子孙孙将永远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泰北小村里住满国军后裔


  泰国北部清菜府有一个名叫「美斯乐」的小村庄,那里的村民会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还保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

他们大多是「反共救国军」在云南的93师残部及其后裔。如今,美斯乐已成为泰北旅游景点之一,他们逐渐摆脱了贫困,但93师残部及其后裔们的生活却仍充满艰辛。


  尽管当时的泰国政府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国境内,但为了镇压泰缅边境地带流窜的当地游击队,泰国政府默许留下了飘零异乡的93师。虽然战争过去之后,这些国军残部也无法再回去台湾,也不可能回中国大陆,他们只能定居在泰北山区。虽然曾为泰国政府出过力,但几经更迭的泰国政府并没有给这个特殊的群体合法身份。

如今,大部分93师残部后裔还是生活在「老山」里,散居在泰国北部清菜府、清迈府的各山村里部落

关键字:  美斯乐   费玉清   中国   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