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裡,電影、電視劇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藝術形式。就像其它的藝術形式一樣,它們並不只是單純的娛樂工具,現實的沉重和複雜讓它們也背負起更多的責任,成為現實的鏡像,促使人們省思。
比如2009年大陸最熱門的電視劇《蝸居》就給中國人帶來了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中國目前有85%的人買不起房,一套房子往往透支著幾代人的積蓄,成為民眾難以承受的負擔。《蝸居》恰恰描繪出當今「居者無其屋」的殘酷現實,表達了老百姓對房價瘋漲的憤怒,替民眾傾吐了買不起房或者艱辛供房的心聲。但是這樣一部關注民生的電視劇播出不幾日卻被突然下令叫停,引起觀眾的強烈的反彈,估計是《蝸居》中對於「房價高漲、官場貪腐」的真實寫照刺痛了中共高層。作為電視劇,反應真實生活本無可厚非,但中共心中有鬼,任何令觀眾嗅出的政治味道都使其心驚肉跳、尷尬不堪。
還有一個例子是2010年在中國火熱上映的美國電影《阿凡達》。中國戲院業者指出,當局為了替歷史大片《孔子》上檔「開路」,要求全國戲院撤下廳數最多的2D版《阿凡達》,廳數較少的3D版則維持播映。中共官方表面宣稱並非是刻意打壓、一切均屬市場「新片換舊片」的商業行為。但從仍有不少2D戲院「抗命」、依舊上映《阿凡達》搶鈔票。由此看來,官方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有人分析說《阿凡達》的內容容易讓人引發對中國社會不公現況的聯想,例如政府征地強迫拆遷、「釘子戶」死守家園遭驅逐、軍警用武力血腥鎮壓平民百姓等。種種場景與中國社會實況太過雷同,中共當局擔憂大批觀眾看完《阿凡達》後,將形成一股強大的集體情緒,為每天平均發生246起以上抗爭事件的中國社會埋下更具震撼力的地雷。